​“二锅头”和“理中客”

2025-04-27 16:51 来源:网络 点击:

“二锅头”和“理中客”

本周最大的国际事件,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

7月8日前一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但当年日军打响进攻宛平城第一枪的实际日期是7月8日。85年后的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被自己的同胞枪击身亡。这是一个敏感的时点。

而在这之前,安倍晋三多次公然在台湾问题上胡言论语,指手画脚,妄议中国内政,已经激起了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的愤怒。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应安倍晋三涉台言论时更是严词警告:挑战中国人民的底线,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还有他一直热衷于“拜鬼”,给军国主义招魂,也多次受到中国和东南亚饱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的抗议和声讨。

于是,安倍晋三的死讯传来,中国网民纷纷表示要开“二锅头”庆祝。

但马上有“精英们”出来说话了:这样不厚道;留言的人心智不全;这会让全世界的人看不起中国人。并且列举了安倍诸多优点:文明、清廉,以及他在武汉疫情暴发后带头捐工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真情。

平心而论,这些都不错。作为日本首相,安倍是尽职的,他爱他的国家,忍辱负重,在美国面前装孙子,求生存。他也知道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努力在中美间搞平衡,改善中日关系,出现了“政冷经热”的特殊现象。用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为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作出过贡献”,所以他赢得了日本国民的信任和国际社会的尊重,成为迄今日本任期最长的首相。

但他唯美国马首是瞻,甘作美国的马前卒,不断挑衅中国的利益,不肯承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不断拜鬼,招魂军国主义,这是中国政府、中国人民无法容忍的。所以,日本人怀念他无可厚非,国际政治中的“礼节”也是需要的。但不能要求中国人民(“精英们”除外)不表达自己的感情。

对此,邱毅先生直言:安倍是日本任期最長的首相,是日本右翼的領軍人物,對現今岸田文雄政府仍有相當影響力。安倍是「親美反中派」,他在任內積極想修改憲法,擴充軍備,並爭取將《美日安保條約》擴大到台海,甚至連連挑動釣魚島的主權之爭,所以安倍是破壞兩岸統一,挾美反中,意圖復辟軍國主義的野心分子。日本國內一些愛好和平的人士均視其為寇仇。現在還不淸楚兇手槍擊安倍的真實動機,但我仍然有「多行不義必自斃,惡貫滿盈自招禍」的強烈感覺。

很多网友也表示:“从人道角度值得同情,从民族感情角度,死有余辜,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亵渎中国人。”“一方面以德报怨,站在中日友好的大局,站在人道主义的角度慰问;另一方面,不代表忘却对我们的伤害,对中日关系的伤害,希望日本当局要心中有数。”

现在网络上有一个热词叫“理中客”。百度百科解释:理中客,汉语词语,即理性、中立、客观三者的缩略词,多指对事物持有的态度。本为中性词,是一套价值观念。然而在网络话语平台上,三者揉合在一起,有贬损的意味。“理中客”具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在言论场或声称“技术讨论”,或以“回到事实”为诉求,忽略现实环境对事件的局限。因而被斥为“选择性失明”。香港作家、诗人廖伟棠称之为“自诩‘理性、中立、客观’,实则选择性失明,放大事件中的次要细节以求翻案。”

那些谴责群众表达情绪的“理中客”表面上“理性、中立、客观”,实际上也是选择性失明。中国人对日本人是宽厚、仁爱的,包括照顾当年日本战败后没有带走的伤兵、孤儿;包括1972年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放弃向日本要求战争赔偿的权利;也包括日本暴发疫情后,中国政府和人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加倍赠送给日本的防疫物资。

因此,且不说安倍之死是个人的恐怖行为,还是对手的政治暗杀,对待中国民众在特殊时刻表达心中情绪的行为大可不必“理中客”,也给一点宽容和理解吧。

日本与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自古以来也接受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滋养,理应友好相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杭州西湖柳浪闻莺友谊园景区内有一座“日中不再战”纪念碑。这座近2米的纪念碑立于1962年12月,由时任日本岐阜市市长的松尾吾策提议立碑并题写碑文。同年,时任杭州市长王子达书写的“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纪念碑也由日方在日本的岐阜公园竖立。

中日互赠纪念碑距今已经60年,但愿这两座纪念碑永远屹立在两国人民心中。

安倍先生安息吧。

2022年7月9日晚,于北京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