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鄢郢之战:白起"掏心"、楚王"溜号",自家国土上被按着"摩擦"
秦楚鄢郢之战:白起"掏心"、楚王"溜号",自家国土上被按着"摩擦"
战场厮杀
鄢郢之战,是导致着楚国更为衰弱的一场战役。因楚悼王变法而强盛,因楚威王而扩张起来的强大楚国,在楚襄王的政治腐败统治下中彻底没落。楚国兵败了,成为了战国历史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秦国胜了,向着他们的浩瀚星辰大海目标更进一步。可秦国的军队为何如此势不可挡?原本强盛一时的楚国为何又如此不堪一击?号称战神的白起如何能一击制敌?孤军深入的白起走出的这步险棋到底有着多少手的准备,他又是如何让这些准备化为成功的保证的?
白起“掏心”楚国都,向死而战、水淹别都鄢城
1、兵行险招,孤军深入敌后方直插心脏
历史上所说的鄢郢之战,实际上是两场战争的合称,分别为鄢城之战与郢都之战。鄢城是楚国的别都,郢都则是国都。两者已经都算得上是楚国的经济,军事与统治中心。
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兵东下,攻打鄢城,沿途不断攻下城镇;同时,白起下令采取“掏心战术”,沿途不断拆除桥梁,毁坏船只,孤军深入敌阵,直捣楚国的统治中心,以决一死战。
白起
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兵法。诚然,若可以一举捣毁敌军政治中心,将会对战争整个剧情造成极大的动荡,同时胜利的天平也会极大的偏转;但同时风险也是极大,一旦接应不及时,或者由于孤军深入太深,军队战斗力不足以直接对敌军中心造成足够的打击,将会导致整个战略出现极大的漏洞。而且由于太过孤军深入,部队极有可能被包围控制,全军覆没。这是一个集风险与收获一体的方案。胜则收益巨大,败则万劫不复。
白起显然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毁掉桥梁与船只,以不留后路的方式来激励战士压榨自己的能力。相反的是,由于楚军战士是在本土战斗,如果战斗顺利的话则会极大的激励战士的士气,但是一旦战争情况不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则会对士气造成极大的动荡。
白起
战士们纷纷担忧自己的亲人,开始思考败仗以后的退路,显然,这样的军队如何又有可能战胜在军神白起率领下的已经早已没有退路的虎狼之师?
2、火速攻取邓城,修堤筑坝水淹别都
现实也是如此,秦军一路挥师直入,中途速取邓城,直指鄢城。但是鄢城作为楚国的别都,楚国必然会集结大量的军队与粮草坚守。事实也是如此,即使白起,也在这个如同乌龟壳的防御面前头疼不已,而多一分等待就多一分风险,当孤军深入的风险压向秦军时,将会彻底使白起的军队破产。
而白起仔细观察了地形发现,在鄢城百里之外,有一条河流,名为蛮河,河水从西山长谷自城西流向城东。而同时,在多次进攻的时候白起发现,鄢城的城墙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于是白起下令于蛮河处修筑堤坝蓄水,同时修筑沟渠直通鄢城。
战士准备修渠
修筑成功后,开渠放水,蛮河河水携万钧之力冲向鄢城。鄢城年久失修的城墙又如何抵挡得住这自然的伟力?很快,鄢城东北角溃破,水淹鄢城,十万军民尽为鱼食。
2、切断楚国都与巫峡联系,孤立无援中逼迫楚王迁都,改变战国格局
在攻占了鄢城之后,白起整顿军队,将鄢城作为下一步战略目标的基地,同时攻打西陵,从而在地理上切断郢都与西面巫峡郡的联系。
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完后,白起率兵攻打郢都。此时,白起军队刚经过一场大胜,且休整了一段时日,粮草充足,军需完善;而楚军不仅失了鄢城,连郢都与巫郡的联系也被切断,士气也降低到了极点。这种情况下,白起势如破竹攻进郢都,逼得楚顷襄王迁都于陈,以求苟延残喘。
白起军队势如破竹
鄢郢之战极大的改变了战国的格局,自此战役,秦国以绝对的优势占领了楚国的大部分地区。西部长江以北,从此化为了秦国的版图。楚国的愈发衰弱,秦国愈强。
进入他人国界作战,白起如何避免被围?楚国郢都戒备森严,又是如何拿下的?
1、秦国强盛且上下一心,楚国羸弱且君王被扣,白起洞微观末信心大增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白起审时度势的运用了孤军深入的方法的“掏心战术”,并不是因为他孤注一掷,而是结合了敌我战力分析,地形与国力分析。在多年的发展下,秦国国力强盛,而楚国在怀王被扣留,襄王享乐的国内背景下越发的衰落,导致了军队质量,军需补给,求胜欲望等方面秦国的优势远远大于楚国。白起很敏感的抓住了这些细节,在与楚国的战争中,战争经过与结果也鲜明的说明这一点。
白起审时度势
其次,楚国国内的内耗也是一大原因,楚国不仅仅只是国力衰弱,更是因为襄王听信谄谀,远忠臣近小人,导致了在国力衰弱的基础上人才凋零,缺少骁勇善将,虎狼之师。在任何战场上,情报战总是在未正面交锋前便已开始,白起正是从各种信息中抽丝出这些细枝末节,得到了楚国本身的情况,从而下了看上去如此有风险的战令。
2、歼灭地方有生力量、破坏可能出现的包围攻势,连持久战的机会也不给楚国留下
在鄢城之战中,直至在秦军攻至鄢城城下前,秦军都有着绝对的优势,一路也是势如破竹,迅速攻占周围重镇。这样的战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几率被包围歼灭的风险,从而延迟战斗时间,提高军队赢得胜利的几率。
秦军
当然,这样的情况也是与楚国的态度有关,此时楚国并无太大心思与秦军直接对垒,因为不远处便是鄢城。鄢城作为拱卫楚国都城郢的军事重镇,军需粮草均是充足,军民众多。而白起始终只是“孤军奋战”,人数始终是战争中最有力的保证。
在这样的楚国高层决策下,楚国摆出了想和白起打消耗战的姿态,因为他们知道,以白起所率领的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不足以进行长期消耗与强攻的。围攻,兵力不足,强攻,首先不谈是否攻破与否,即使花费巨大代价攻破鄢城,剩余的兵卒也不足以占领鄢城,楚国的援军将很快收复。
这时,白起细心的发现了地理位置的优势:蛮河水自荆山长谷出,而流向东南。只需要构建一条拦水坝与一条引水渠,便可轻松通过水淹鄢城的方法破开这个防御。战争的结果也是应证了白起的战术:巨大水量冲击年久失修的城墙,咆哮的河水在白起所下令挖掘的渠道中奔涌,城中军民几乎全部丧生。
水淹鄢城
楚国这一损失十分巨大,不仅没能依靠持久战的战术来阻挡下白起的深入,更是损失了大量的兵力与军需物资,也失去了守护国都郢的最后一道屏障,此时的白起,就如一柄利刃,剖开楚国的护心骨,寒芒一闪,逼近了楚国的心脏。
3、决战还未来临,昏庸楚王带着小弟们“溜号了”
白起的战术,从一开始就突出一个险,即使有着诸多保证,但是万一,万一楚国国君突然奋发图强,万一将领和军队爆发出了更强的战斗力,万一……,但所幸直至攻破鄢城,依然是白起笑到最后。
此时,战局已是极为的明朗,但是白起依然小心翼翼,常言道:骄兵必败。作为一代名将的白起又岂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在夺取了鄢城后,又顺势夺取了西陵,从而对最后的决战之地:郢进行钳制,同时将国内的囚徒迅速迁进打下的城镇,以充实人口,从而增强对这些地区的掌控力。
小心翼翼的白起
白起认为,作为楚国的国都,郢必将比别都鄢城更加森严,所以他需要做好更为充足的准备,同时,也做好最坏的打算,即使失败,也需要将手中已经得到的成果稳固下来。就这样,白起不断的稳固优势,做好最后决战的准备。
然后白起却“失算”了——楚王跑了,他放弃郢都仓皇东逃到了陈。失去了主心骨的郢,再也无法抵挡住白起的雄兵,摧枯拉朽的攻破了国都。攻占郢都之后,白起下令烧毁楚国的宗庙与楚国先王的陵墓,彻底将这片土地插上了秦的旗帜。
楚王的仓皇出逃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作为一国之主,居然最后是出逃而不是决一死战,是为意料之外;面对已经攻破最后防御的虎狼之师,并且积累了极大的优势而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最后出逃以求苟延残喘,似乎也说的过去。
仓皇而逃的楚王
但是无论如何,这场战争最后以白起的胜利告终,他做的每一个准备,布置的每一步战术,都使这场胜利来得名副其实。
总结:
战役的胜负,总是在战争开始前便以被决定。秦国百年历史的兴败史,楚国的崛起与衰落,这战争的开始就是不公平的,但历史是公平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楚国一开始就落了下风,白起表面上战胜的是楚国,而背后,是楚国自身的腐朽与失败最终输给了秦国的综合国力,最终以这一场战役展现出来。白起使用的是危险的战术吗?是的;但是他使用的危险吗?显然不是。地利还是人和,都足够的支持白起不危险的使用这个危险的战术,从而克军制胜,一击必杀。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
2、《史记》
3、《战国策》
-
- 日本国宝级“花魁”:15岁出道29岁退隐,美到让英国女王吃醋
-
2025-04-25 22:04:39
-
-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八十七章《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
2025-04-25 22:02:24
-
- 老戏骨姚刚:演反派成名,53岁未婚成父母心病,他到底在追求什么
-
2025-04-25 22:00:09
-
- 《十三经注疏》是怎样形成的?
-
2025-04-25 21:57:54
-
- 对于《风筝》的一点看法:看似严肃,但有些剧情却显得滑稽可笑
-
2025-04-25 21:55:40
-
- 云南美女看白族!娱乐圈少有的白族女星,朱一龙绯闻女友占了俩
-
2025-04-25 21:53:25
-
- 中国五岳之首:泰山
-
2025-04-25 16:44:06
-
- 1956年,上海林家宅37号案,是普通灭门惨案,还是灵异事件?
-
2025-04-25 16:41:51
-
- 复星集团掌门人---郭广昌的逆袭人生
-
2025-04-25 16:39:36
-
- 巴黎圣母院,建筑风格与文化意义,被称为地标性建筑
-
2025-04-25 16:37:22
-
- 1969年上海知青偷生一女,女儿凭3岁记忆寻母,后来怎么样了
-
2025-04-25 16:35:07
-
- 书荒必备的高干军婚小说,帅冷军官,高糖甜宠,文笔剧情皆一流!
-
2025-04-25 16:32:52
-
- 年夜饭必备的10道菜,简单好做,看着有食欲,上桌就光盘
-
2025-04-25 16:30:37
-
- 美味便宜,刺少肉多,罗非鱼具备网红的特质!再不转内销,或成“一条死鱼”?
-
2025-04-25 16:28:22
-
- 从誉王视角看《琅琊榜》,七珠亲王沦为阶下囚!原来我只是颗棋子
-
2025-04-25 16:26:07
-
- 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到底是什么关系?
-
2025-04-25 16:23:53
-
- 宋武成庙七十二名将
-
2025-04-25 16:20:52
-
- 178年前,浙东大宝山发生过一场抗英血战
-
2025-04-25 16:18:37
-
- 进击的巨人最终话,三笠独自离开,阿尔敏成为和平大使
-
2025-04-25 16:16:22
-
- “非典型”高三班主任“顾盼盼”,结缘天立20年,不负如来不负卿
-
2025-04-25 16: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