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虎守长安:1926年西安围城之役,“饿殍载道,树无新枝”

2025-02-10 22:37 来源:网络 点击:

二虎守长安:1926年西安围城之役,“饿殍载道,树无新枝”

1924年10月,冯玉祥趁吴佩孚与张作霖在山海关鏖战之际,联合胡景翼、孙岳发动北京政变,组成国民军,下设三个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兼国民军一军军长,胡景翼、孙岳分别任二军、三军军长。

冯玉祥部队进入北京城

北京政变之后,国民军和奉系共同控制中央政府。为了平衡双方势力,寓居天津的皖系大佬段祺瑞被推举为临时执政。

1924年11月10日,段祺瑞、张作霖、冯玉祥在天津开会,划分国奉双方地盘,河南成为国民军的势力范围。

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

1924年12月,胡景翼督豫,并于次年3月击败割据豫西的憨玉琨(陕西督办刘镇华部下),憨玉琨自杀,刘镇华逃到山西,投靠阎锡山,河南成为国民军二军的地盘。

胡景翼

1925年8月,在第二军的配合下,孙岳率第三军乘胜进入陕西,进驻西安。孙岳于12月挥师北上攻打天津,就任直隶督办,留李虎臣、杨虎城驻守陕西。

孙岳

1926年初,直系吴佩孚、奉系张作霖和张宗昌、李景林的直鲁联军组成“讨贼联军”向国民军发动进攻,吴佩孚收拾旧部进入河南。国民二军被吴佩孚击败退到豫西,又在陕州、灵宝一带遭到刘镇华截击,损失惨重,残部逃往关中地区。陕西方面前来支援的国民军三军也被刘镇华击败。

豫西走廊

1926年4月,刘镇华以“打到陕西去升官发财”为号召,纠集7万之众,乘胜攻克潼关,长驱直入,直扑西安。虽然西安守军仅有四千余人,但是在李虎臣、杨虎城的领导下誓死抵抗,被后人称为“二虎守长安”。

刘镇华久攻不下,便在西安城周围深掘壕沟,断绝城内外联系。西安城“每月饿毙人数数百,道路之上,尸骸狼藉”。当时的《申报》描述道:“饿殍载道,宫室为墟,树无新枝,野无宿草”。

为了给刘镇华鼓舞士气,吴佩孚把他的空军也派到了西安。9月26日,吴佩孚空军曾到西安上空低飞示威,投掷炸弹,散发传单,悬赏李虎臣、杨虎城的首级10万元,诱惑、恐吓西安守军。

援陕军驰援西安

1926年9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后,在五原誓师,宣布拥护三民主义。冯玉祥根据根据共产党人李大钊的建议,制定了“固甘援陕,连晋图豫”的战略方针,援助陕西成为冯玉祥的首要任务。

冯玉祥将援陕军编为七路,以孙良诚为总指挥,方振武为副总指挥,苏联顾问拉平同行。

1926年10月,援陕军到达陕西后,经过40余天的激战,孙良诚、刘汝明击溃刘镇华部,毙敌无算,解除了长达八个月的西安之围。

纪念冯玉祥解西安之围的玉祥门

在刘镇华围城的八个月内,城内死亡军民多达5万人。由于不得出城安葬,只好在皇城东北角的空地上掘得两个“万人坑”,将死者草草掩埋。1927年3月,为纪念坚守西安死难的军民,在这里建成了革命公园。

西安革命公园

12月2日,国民军进占潼关,刘镇华被赶出陕西,至此援陕之役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