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写作大赛揭晓 浙江选手再获佳绩

2025-08-09 02:41 来源:网络 点击:

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写作大赛揭晓 浙江选手再获佳绩

2018-08-03 11:4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郑文

8月2日,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获奖发布暨新语文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大赛最终评选出中文特等奖32名,其中来自浙江的选手方露禾、陈若璇获得中文初中组特等奖,王超立、王静、汪浩澜获得中文高中组特等奖。

本届大赛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全国共有七十多万选手参加。大赛增设复赛环节,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创意想象、观点立意、逻辑结构、语言表达和内容细节五个维度认真筛选,严格评审,经过初赛、复赛、复活赛、决赛的层层选拔,共有两千多位中英文选手入围全国决赛。大赛最终评选出中文特等奖32名,英文特等奖11名。

大赛顾问、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先生说,“北大培文杯”已经成为国内文化界的一件盛事,聚集了国内一大批优秀的学者、作家,高度珍视青少年写作。他寄望青少年,对生活社会充满热爱和激情,以青春之笔开拓更美好的人生。

通过宣传推广创意写作,来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这是大赛创始的宗旨之一。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一直关注着“北大培文杯”。他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大赛大力发掘文学新苗,继承文学创作火种的作用。他认为,通过大赛,越来越多青少年的阅读热情得到激发,十分可喜。

作为大赛主办方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指出,教育工作者引导青少年阅读尤为重要,通过阅读兴趣的培养能激发这一代青少年的想象能力。

“北大培文杯”英语赛事主席、美国高登学院校长林赛表示,言语胜于刀剑,通过专业沟通,新一代的中学生将改变身边的世界。世界正在越变越小,人们更频繁地彼此沟通并互相影响,写作能力变得更加不可或缺。对于所有获奖选手和参赛者,无论今后从事何种职业,沟通写作能力的提升都可以终身受益。

在大赛主席、著名作家曹文轩看来,要想写出有思想深度的作品,需要知识积累和漫长的思想建构。他提倡青少年要多阅读经典,阅读纸质图书,并指出当下还需要新经典的诞生。

自2014年成功举办首届大赛以来,“北大培文杯”坚持秉承“北大常为新”的传统和精神,植根于校园文化的沃土,努力推进文学教育资源均衡化,引领新时代的青少年写作潮流。

据了解,“北大培文杯”依托丰厚的专家资源,以大赛官网为载体,逐步形成了“网+课+刊”品质高端、内容多元的齐全体系。“北大培文杯”大赛官网不仅是一个报名参赛平台,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在线学习功能。如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与哈佛大学教师团队协力合作开发的《创意写作英语课程》、依托北京各高校教育资源推出的各年级段《创意写作课程》等。“培文之星”青少年作家创作基地持续跟踪大赛选手的后续成长,将以各种形式进行切实指导和扶持,助推高质量作品的创作。

在活动现场,北大培文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高秀芹博士表示,当代青少年有着超乎人们想象的艺术感知力和丰富创作力,这是一个时代值得发掘、培育的精神财富。“北大培文杯”积极鼓励青少年阅读与创意写作,进行自由地、个性地、有想象力地、独特地表达生活和心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创意写作平台,努力为中国文学和文化创意事业培育新的力量。她在会上正式宣布,“北大培文杯”青少年书法大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