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亚速营:乌克兰新纳粹主义武装的前世今生

2025-07-30 23:47 来源:网络 点击:

起底亚速营:乌克兰新纳粹主义武装的前世今生

亚速营因为在俄乌冲突中参与守卫乌克兰最大的钢铁厂——亚速钢铁厂而被全世界所知晓,它的全称是:乌克兰国民警卫队“亚速”特种作战独立支队,全部官兵均为国民警卫队合同兵,即志愿兵。

亚速营士兵

媒体在报道中有的称其为“亚速营”,有的称其为“亚速团”或“亚速旅”。这种称呼也反映了其发展的过程,它最初是由安德烈·比列茨基领导一众民间自发人士在2014年5月成立的准军事组织亚速营。2014年11月12日正式由独立民兵队伍身份并入乌克兰国民警卫队。该部队人数据估算有900-2500人,多数成员为来自乌克兰东部的俄语母语人士,也包含少量的外籍士兵。本文后续都使用“亚速营”来代表这一组织。

亚速营的组建

亚速营的历史可追溯到1982年成立的哈尔科夫冶金工人足球俱乐部狂热球迷组织“82教派”(因创建于1982年而得名)。

2014年,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想效仿克里米亚公投入俄。“82教派”是入俄行为的坚定反对者。2月底,82教派占领了哈尔科夫州坐落于哈尔科夫的地区行政大楼,并成为当地的“自卫”部队。不久,以82教派为基础组建了名为“东部兵团”的特别任务巡逻警察。

亚速营士兵

2014年4月13日,乌克兰内政部长阿森·阿瓦科夫颁布一项法令,授权从平民中组建多达12000名的新准军事部队。2014年5月5日,以“东部兵团”为骨干的亚速营在别尔江斯克正式组建,仍为隶属于内政部的特殊任务巡逻警察。早期成员中还有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极端民族主义者、商人等多种角色。

2014年6月,亚速营在马里乌波尔首次参战。最初,因该营突袭检查站时使用全黑的迷彩服和面具而被称为“黑衣人”或“黑色军团”,这个昵称是针对俄罗斯的“小绿人”命名的。亚速营据信得到了乌克兰亿万富翁和商业寡头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的资金支持。

亚速营士兵

2014年6月,内务部长顾问安东·格拉先科称计划将亚速营的人数定为400人,每位志愿兵每月可得4,300格里夫纳的薪水,而当时普通志愿兵的薪水仅为每月1505格里夫纳。同年8月,亚速营在乌克兰伞兵的主攻下,攻入顿涅茨克地区。在这场冲突中,亚速营的战斗力得到了证明。

进入国民警卫队

2014年11月11日,亚速营正式并入乌克兰国民警卫队。2015年2月,俄乌等国签署停火协议,但亚速营直到3月底仍继续备战,该营领导人将停火视为“绥靖”。由此可见,亚速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军队组织,它有一定的政治立场。

亚速营士兵与纳粹标志合影

2015年开始,亚速营开始组织夏令营,参加其夏令营的儿童和青少年将接受与乌克兰民族主义讲座相结合的战斗训练,并且宣传白人至上的理念。正是由于它的组织内存在这种严重畸形的民族主义和新纳粹主义形态,美国的民主党议员在2019年10月要求美国国务院将亚速营列为外国恐怖组织。值得一提的是亚速营成员甚至参加过19年的扰乱香港事件,可见其畸形的意识形态已经让其偏离了一般的军事组织的概念范畴。

俄乌冲突中的覆灭

在俄乌冲突期间,亚速营所表现出来的公关能力远远超过其他乌军,例如亚速营经常发布击毁的俄罗斯坦克视频,以及该营士兵用猪油涂抹子弹的视频,这种新纳粹主义的行径,被各国人民所谴责。

被击毁的俄军坦克

在冲突过程中,亚速营还缺乏人道主义精神,他们不允许平民经人道主义走廊离开马里乌波尔,使马里乌波尔居民被迫成为其人质。同时,亚速营在马里乌波尔市城市中央街道,莫斯科大街的公园,以及胜利大道的住宅楼随机放置了大约1万枚PFM-1反步兵杀伤地雷。顿涅茨克警察指控亚速营成员3月6日时轰炸试图从马里乌波里市沿人道主义走廊疏散的和平居民队伍,造成两人死亡,四人受伤。

亚速钢铁厂

最后,这支极端主义武装终于被俄军击垮,在乌克兰最大的亚速钢铁厂,亚速营断水断粮,起初还能靠坑道里的弹药和粮食支撑一下。但是,随着俄军图22M轰炸机的正式参战,以及俄军大口径重炮的猛烈轰炸,钢铁厂成为了一片废墟。再加上俄军封锁了亚速营撤退的道路,亚速营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就只能放下武器缴械投降,最终全军覆没。